石门一中“双呵护”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圣地,学生完善的人格依赖于良性塑造。为了促进石门一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师生情”、“同窗情”双重呵护为抓手,认清个体间的差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造 “阳光校园”、“和谐校园”、“幸福家园”,培养阳光学子,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特制订此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侯宏泉
副组长:廖其法 杨 军 唐汇元 向言振
成 员:周常元 何艳波 田 乐 熊太平
张岱帆 黄任培 年级干事
全体班主任 温情工作室首席教师
三、“双呵护”原则
营造一种极富生命张力的爱的文化——让管理表达爱,让行动传递爱,让爱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胞,持续为学生内心的“小宇宙”注入正能量。
四、“双呵护”措施
1、建立精准、翔实的特殊学生信息台账
各班主任按学生科所制的《班级特殊学生信息台账》录入班级特殊学生详细信息,确保信息精准。需特别关注以下情况:肢体残疾或身患疾病、家庭经济困难、家门不幸、性格内向孤僻、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精神压抑、上网成瘾、缺少亲情温暖、家庭关系紧张、极端言行等。
2、建立完善的班级微信群
①各班主任必须建立班级微信群,并确保班级所有学生家长为班级微信群成员,班级微信群群成员以某某学生父亲或某某学生母亲形式呈现,各年级分管学生科长核查本年级班级微信群建立情况。
②班主任和特殊学生家长每周至少一对一互通一次情况。
③班级微信群为班级工作交流群,只允许发布学校通知、班级活动、或班主任温馨提示、家庭教育方法、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严禁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公开批评某名学生、发布学生成绩。严禁任何人在班级微信群叫卖物品,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及造谣传谣。
3、建立各年级“温情工作室”
①“温情工作室”地点设各年级组会议室,各年级组选拔“温情工作室”首席教师2名,各年级学生科分管科长担任工作室主任。
②每周开展一次温情扶助活动。活动内容为 “学科义务答疑解惑”、 “心理倾诉”、“经典诵读” “美文欣赏”、“快乐阅读”、“生活小技巧”“志愿者服务”等。各年级分管科长根据活动内容每周五安排2名教师在“温情工作室”值班。每次活动后要留下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③“温情工作室”成员年终评优评先及职评待遇等同“担任班主任”。
4、成立班级爱心帮扶小组
①各班由班主任选出5名左右心态阳光、积极乐观、富有爱心的学生(根据各班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男女生比例)成立爱心帮扶小组。
②心理咨询老师和温情工作室首席教师对爱心帮扶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培训,教给他们一般心理辅助方法。(每月进行一次培训)
③班主任一周与班级爱心帮扶小组成员进行一次情况交流,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④爱心帮扶小组成员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多观察帮扶对象的一举一动,尽可能利用机会多与帮扶对象交流,在思想、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他们,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⑤班主任和学生科要对帮扶工作做得好的学生个人和集体总结表彰。
5、开展“爱心呵护”家访
①每位班主任要在班上甄选不少于2名学生开展“爱心呵护”家访,要上门进行家访,送去“爱心呵护”,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了解学生成长环境,依托政府或学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增强家校沟通。
②班主任需向学生科提交每次家访的文字照片等有关记录,家访内容纳入班主任常规工作考评,作为后进生转化材料归档。每学期可以按下乡出差标准补助家访差旅费2次。
6、落实“心灵对话本”
①“一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心灵对话本”,在本子上记下每次违纪违规行为的反思,也记下自律、成功的体验和感悟。
②班主任要经常检查每个学生的“心灵对话本”,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并在学生“心灵对话本”上做好记录。
7、加大对“爱心教师”“爱心学生”典型宣传力度
在B栋大厅设两块立式展板,配“爱心教师”、“爱心学生”的精彩爱心瞬间巨幅照片,附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每月宣传一次,每次一名“爱心教师”、一名“爱心学生”。
8、切实有效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课
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两次体育活动课由分管体育工作的学生科长拿出具体活动方案,班主任以学生身份全程参与活动。
②各班班主任不得挤占学生体育活动课时间间,任何班级秋冬季17:50之前,春夏季18:00之前不得强行要求学生进教室自习。
③下雨天,各班在教室组织学生展开歌咏比赛、朗读比赛或者观看轻松诙谐的小品相声。
9、严禁任何体罚学生行为和语言暴力
①各年级组加强对所有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年级管理人员要加强走动式巡查,发现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要制止,并按学校相关规定追责。
②学生科科长办公室外设立师德师风违纪行为举报箱,每天由科长开箱收集举报信,第一时间将具体情况汇报给涉事教师所在年级的分管学生科长,一经查实,移交学校纪委处理。
石门县第一中学
2017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