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学管理>常规管理>详细内容

常规管理

第三周教学工作安排

来源:石门县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7-09-28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18日—9月24日)

1、各备课组示范课;

2、常规教学抽查;

3、《一中管理》组稿;

4、反馈式学生测评

5、上传高中实验创新教学微课视频和教学设计

6、开始组织学生信息奥赛培训。

7、申报市文明青年号

8、科技创新活动

9、语言文字迎评资料准备。

10、上周周通报:高三政,地集体备课后未关空调

11、常规教研

 

年级科目姓名班次星期节次备注年级科目姓名班次星期节次备注
高一语文王翌娟6724 高三语文刘方武6222 
数学向佐银6942 理数邢成顺6336 
英语黄国昌6702 外语简 岩6447 
物理董井林6755 物理胡志宾6322 
化学吴雪芳6897 化学李承虎6321 
生物杜登军6791 生物杨年欣6317 
政治宋善军69316↔1历史刘慧芬6265 
      体育王 军6394 
年级科目姓名班次星期节次备注年级科目姓名班次星期节次备注
高二语文郑孝勇6483 高二化学许德红6562 
文数曾林6512 生物杨多恒66744↔7
理数苏仁6583 政治陈简6474 
英语覃娟6481 历史汪中华6452 
物理朱志军6577 地理邓海林6502 

12、业务学习资料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重要方向。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的仁爱之心,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尊重、理解和关怀。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赋予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等优秀教育者的品质,正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师的这一尊重是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而言,教师的尊重还在于学会欣赏学生,这种欣赏不是简单的赏识,更不是单向的旁观,而是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会化的过程,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是教师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宽容的关怀不是迁就,是教师施展教育的艺术,在适当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宽容的关怀不是放纵,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促成学生的成长进步;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石门一中教务科

2017年9月15日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