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教学工作安排
(9月18日—9月24日)
1、各备课组示范课;
2、常规教学抽查;
3、《一中管理》组稿;
4、反馈式学生测评
5、上传高中实验创新教学微课视频和教学设计
6、开始组织学生信息奥赛培训。
7、申报市文明青年号
8、科技创新活动
9、语言文字迎评资料准备。
10、上周周通报:高三政,地集体备课后未关空调
11、常规教研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高一 | 语文 | 王翌娟 | 672 | 二 | 4 | 高三 | 语文 | 刘方武 | 622 | 五 | 2 | ||
数学 | 向佐银 | 694 | 一 | 2 | 理数 | 邢成顺 | 633 | 四 | 6 | ||||
英语 | 黄国昌 | 670 | 五 | 2 | 外语 | 简 岩 | 644 | 五 | 7 | ||||
物理 | 董井林 | 675 | 一 | 5 | 物理 | 胡志宾 | 632 | 二 | 2 | ||||
化学 | 吴雪芳 | 689 | 二 | 7 | 化学 | 李承虎 | 632 | 二 | 1 | ||||
生物 | 杜登军 | 679 | 三 | 1 | 生物 | 杨年欣 | 631 | 五 | 7 | ||||
政治 | 宋善军 | 693 | 二 | 1 | 6↔1 | 历史 | 刘慧芬 | 626 | 六 | 5 | |||
体育 | 王 军 | 639 | 五 | 4 |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高二 | 语文 | 郑孝勇 | 648 | 四 | 3 | 高二 | 化学 | 许德红 | 656 | 五 | 2 | ||
文数 | 曾林 | 651 | 三 | 2 | 生物 | 杨多恒 | 667 | 五 | 4 | 4↔7 | |||
理数 | 苏仁 | 658 | 三 | 3 | 政治 | 陈简 | 647 | 一 | 4 | ||||
英语 | 覃娟 | 648 | 二 | 1 | 历史 | 汪中华 | 645 | 四 | 2 | ||||
物理 | 朱志军 | 657 | 四 | 7 | 地理 | 邓海林 | 650 | 三 | 2 |
12、业务学习资料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重要方向。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的仁爱之心,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尊重、理解和关怀。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赋予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等优秀教育者的品质,正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师的这一尊重是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而言,教师的尊重还在于学会欣赏学生,这种欣赏不是简单的赏识,更不是单向的旁观,而是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会化的过程,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是教师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宽容的关怀不是迁就,是教师施展教育的艺术,在适当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宽容的关怀不是放纵,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促成学生的成长进步;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石门一中教务科
2017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