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教学工作安排
(2018年4月9日——4月15日)
1.常规教学检查
2.《一中管理》发放
3.高一高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会
4.常德市生物说课比赛准备(选派覃勇老师参加)
5.派易娇龙老师参加常德市历史片段教学比武
6.上周周通报:高一一位英语老师上课迟到
7.实习教师的比武课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师傅 |
高一 | 数学 | 邹梦林 | 692 | 二 | 2 | 丁亚军 |
心理 | 刘镇梦 | 676 | 二 | 6 | 冉超平 | |
历史 | 覃明珠 | 682 | 二 | 7 | 侯清华 | |
数学 | 赵楠 | 692 | 三 | 1 | 陈锦新 | |
数学 | 赵晨阳 | 681 | 三 | 2 | 严文豪 | |
信息 | 马琴 | 672 | 三 | 5 | 张岱帆 | |
语文 | 廖晋芳 | 694 | 三 | 6 | 胡蝶 |
8.高三试卷讲评示范课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高三 | 语文 | 袁兰征 | 628 | 一 | 7 | 5-->7 |
文数 | 唐登欣 | 620 | 一 | 7 | 4-->7 | |
理数 | 陈栋儒 | 634 | 一 | 1 | 7-->1 | |
外语 | 李树雄 | 633 | 二 | 6 | 7-->6 | |
物理 | 丁国华 | 642 | 一 | 4 | 6-->4 | |
化学 | 王盛决 | 633 | 二 | 4 | ||
生物 | 舒国华 | 633 | 一 | 1 | 7-->1 | |
政治 | 唐纯玖 | 623 | 二 | 7 | ||
历史 | 张道全 | 628 | 一 | 3 | 6-->3 | |
地理 | 韩先佳 | 628 | 一 | 4 | 7-->4 |
9.常规教研课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高二 | 语文 | 胡红梅 | 664 | 四 | 3 | 高一 | 语文 | 叶飞 | 676 | 五 | 3 | ||
文数 | 曾 林 | 652 | 三 | 1 | 数学 | 欧阳友雄 | 674 | 一 | 5 | ||||
理数 | 李小平 | 662 | 四 | 5 | 英语 | 韩元 | 690 | 三 | 3 | ||||
英语 | 郑博锐 | 665 | 二 | 3 | 物理 | 叶法新 | 693 | 三 | 6 | ||||
物理 | 魏海波 | 661 | 一 | 7 | 化学 | 黄贵玉 | 676 | 一 | 4 | ||||
化学 | 闫 辉 | 660 | 四 | 2 | 地理 | 李亚萍 | 687 | 日 | 2 | ||||
生物 | 孙云华 | 657 | 一 | 3 | 调课 | 信息 | 郑巧红 | 688 | 二 | 2 | |||
政治 | 卲石平 | 646 | 一 | 6 | |||||||||
历史 | 陈仲亚 | 653 | 五 | 3 |
10.业务学习
好老师问心无愧
一谈老师,我们总是冠之辛勤耕耘、无私奉献、默默坚守、大爱无疆之词。其实,老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职责使然;老师遵守职业道德,是人性使然;老师有一颗坦诚的心,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教育事业。 好老师,做好三件事,就能问心无愧。
不辱师名。既为人师,不做有损老师形象和声誉的事,是底线要求。好老师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端庄,着装整洁,精神爽朗,心态乐观,这既是对学生的引导示范,也是其内在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反映,更是对职业的尊重。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言语,“慧于心而秀于言”。好老师言语温馨,触动人心,使学生深受感染。此之谓“言传”,强调言在传道中的重要作用。再其次,要遵守法纪法规,践行师德规范。好老师不能忘却一个公民的准则,不能违反职业操守的要求,更不能以身试法。好老师自觉做到对做人、从教的底线“不逾矩”,坚守信仰,矢志不渝,做有良知的教师。
不误子弟。好老师的责任是教好书、育好人——一要教正确,二要用心教,三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课外视野的拓展、网络信息的优化,人们对老师知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老师得有“样样通”的本事,适应网络化的信息平台,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了解学生及家长复杂的心理需求,还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学是一个在长期努力实践过程中才会看到效果的“良心活”。基础教育阶段,不需老师有多么高深的学识,需要的是老师在“备、教、辅、改、考、研”等环节中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寻求教育的最佳效果。此外,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孩子学知识、学特长对他一生的作用更大,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如果任由孩子形成懒惰、任性、依赖、自私、骄横、无礼、做事不专心等坏习惯,那教育将是失败的。
不伤心灵。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我的教育失误》一文中指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很多失误是难以避免的,比如经验不足,工作粗心,方法简单,褒贬失当;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我们不能因学生的成绩、家境、品行、长相等问题而排斥、歧视、侮辱、体罚、打击他们。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方式,我们都要经常反思并自问,我们是否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否则,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人性被扭曲,变得抑郁、自闭、狂躁、暴力……那么即使将来有卓越的成就,对他人、对社会仍是一颗“隐形炸弹”。
牢记身份和职责,善待每一颗心灵,是我们教育的基本准则。问心无愧也是一个好老师的底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