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教学工作安排
(2018年4月23日—4月29日)
一、常规教学检查
二、《一中管理》组稿准备
三、4月26日派易娇龙老师参加常德市历史片段教学比武
四、4月26-28日在芷兰实验观摩物理优质课教学竞赛
五、常德市高中地理郭辉名师工作坊线下活动
六、期中考试准备
七、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报名
八、上周周通报:高三一位历史老师上课迟到
九、 常规教研课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高一 | 语文 | 陈启群 | 682 | 二 | 4 | 高二 | 语文 | 唐典勇 | 660 | 三 | 2 | ||
语文 | 郑杰 | 685 | 二 | 2 | 录课 | 文数 | 刘霞 | 654 | 三 | 1 | 调课 | ||
数学 | 唐从阳 | 678 | 一 | 4 | 理数 | 贾仕亮 | 663 | 三 | 1 | 调课 | |||
英语 | 陈琼 | 685 | 一 | 4 | 调课 | 英语 | 易燕 | 661 | 四 | 3 | |||
物理 | 邓建华 | 685 | 一 | 1 | 调课 | 物理 | 裴东初 | 665 | 一 | 7 | 调课 | ||
物理 | 杨四九 | 677 | 二 | 1 | 化学 | 许德红 | 655 | 四 | 1 | ||||
化学 | 杨德智 | 677 | 一 | 2 | 生物 | 伍丹红 | 663 | 一 | 3 | 调课 | |||
地理 | 周耕华 | 673 | 三 | 3 | 历史 | 杨春杰 | 649 | 五 | 3 | ||||
音乐 | 司博 | 691 | 一 | 6 | 录课 | 地理 | 杜方兵 | 646 | 一 | 3 | |||
体育 | 王月红 | 691 | 五 | 6 | 英语 | 尹书灵 | 663 | 三 | 4 | ||||
书法 | 邵启平 | 676 | 二 | 6 | 录课 |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年级 | 科目 | 姓名 | 班次 | 星期 | 节次 | 备注 |
高三 | 语文 | 何善言 | 630 | 五 | 7 | 高三 | 物理 | 李克文 | 639 | 一 | 1 | ||
理数 | 陈 校 | 638 | 三 | 7 | 4-->7 | 化学 | 刘昌友 | 630 | 二 | 7 | 5-->7 | ||
外语 | 陈 俊 | 637 | 二 | 6 | 生物 | 林忠庆 | 641 | 二 | 6 |
十、业务学习
追求课堂教学精细化,使课堂更精彩
大家一致认为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学校以前提出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努力的目标、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使精细化的工作方式由学校管理层的管理理念逐渐转变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精心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追求工作的精致、精彩、精品,使之成为学校一种特有的管理文化。我们要求老师“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懂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将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
学校对老师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特别强调日常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要做成精品。
精细化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风貌,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勤奋敬业的三江精神具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应以精细管理彰显人文追求、以精细管理彰显管理智慧、以精细管理彰显学校品牌。我们决心做到:
一、在学生管理上我们从大事着眼,小事着手,追求“小事做细,细事做精”。首先是细化明确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要求,目标责任要求越明确,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二是要注重流程规范、工作步骤和要求,有条不紊,把事情做到位做细做精;三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步步落实;四是从检查督促抓起,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检查督促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管理的到位。
二、追求课堂教学精细化,使课堂更精彩。
精心设计教案,使教与学统一、和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程应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目标)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注重师生互动研讨,充分让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敢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允许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发生错误,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帮助进行分析,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获得正确的知识结论,共同探索、揭示知识的规律;在课末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总结:本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或方法,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反思质疑:我还有哪些问题还没弄懂等。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