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一中2018年下学期第二周教学工作安排
(2018年9月10日—9月16日)
一、第一次常规教学检查并通报
二、发放《石门一中管理》
三、新进教师调研课
四、下发上学期教师各项评优评先获奖证书并在校园网上宣传
五、师徒教研日活动
六、奥赛培训教师和学生会议,启动特长培训
七、协助学校开展第21届“推普周”活动
八、完成2018年高考问卷调查(原高三9大科老师)
九、督导资料上传(开学工作)
十、2018年9月12日至14日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培训
十一、9月12日~14日选派孙鹏老师参加“常德市2018年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竞赛暨教学改革研讨会”
十二、2018年9月12日至14日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培训
十三、收齐和公布本学期实验计划与安排
十四、上周周通报:高二一位物理老师上课迟到,高三一位语文老师上课迟到,两位英语老师早自习迟到
十五、常规教研课安排:
十六、业务学习
新教师如何听课
新教师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必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钻研业务。其中,听课是钻研业务的一种好形式。那么,新教师应如何听课?
一、听课前的准备
对于新教师来说,听课主要是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教师上课的经验。为此,听课前应做必要的准备。首先是知识准备: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了解课程标准对教材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了解教材知识的编排体系;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其次是教育对象准备:了解学生目前状态、已有的知识基础及其当前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第三是自我准备:考虑由自己来处理这一部分教材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怎样处理。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
二、听课的内容
听课的内容要因人、因课而异, 我认为,应该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听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指导教学的思想基础,用于指导教师的备课、授课等,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具体体现。所以,听课应听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什么样的教学原则,是否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注重抓基础、重方法练技能;是否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注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听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主要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师对教法的运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等方面。也就是听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过程。(1)听教师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 、教材的把握、教法的运用、板书的设计、教学态度、教学语言以及教师驾驭课堂 、驾驭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与自己的“自我准备”比较。(2)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学生是教学效果的主要体现者。听课者应该听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随同教师一起进入情境,探讨问题。(3)听教学全过程。教学过程是由教学任务、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构成的教学运动过程。听课者应看课堂教学的气氛与节奏,分析授课者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同学生一起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三、听课的方法
听课有助于个人积累教学经验,拓宽视野,完善自我,灵活把握课堂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效率。听课应注意抓住“听”、“看”、“思”、“记”四个环节。
听:听的过程便是将所学的经验储存到记忆中的过程, 只有认真仔细地去听,才会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重点应该听取课堂导入语言是否精练、引人入胜;过渡衔接是否承上启下、自然流畅;问题启发是否科学准确、深思熟虑;课后小结是否规范完整、概括性强。
看:只有观察才能分析,要有目的地看。看教师的教学姿态是否自然大方,看教师上课时的精神是否饱满,看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精练概括,看教师的作业布置是否适中等。
思:也可称教学比较,实际上也就是教学思考,包括课前思考与课后反思,这是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比较上课教师与自己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不同点,分析教学设计、问题处理的区别点,发现教材处理、知识挖掘的详略点。只有通过同自己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比较,对教学现象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才能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差距; 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记:听课时要做好听课笔记,记录整个教学过程。在记录授课教师的主要教学环节时, 要写出简要的评语,听课结束后,要写出听课体会,以便日后交流借鉴。
新教师听课、听好课, 对于探索教学规律, 弥补自己的不足, 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 是十分重要的。
石门一中教务科
201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