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一中2018年下学期第十三周教学工作安排
(2018年11月26日—12月02日)
一、2018年下学期教研活动准备
二、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资料准备
三、责任事故补充规定实施与小结
四、督导评估空间对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和作业辅导抽查
五、学生期中考试总结
六、青年教师解题、讲题活动
七、十一月份督导评估资料准备
八、一中管理
九、上周周通报:高三年级四位老师考务会迟到或缺席,物理组一位老师上课迟到
高一年级一位老师监考迟到
十、常规教研课:
十一、业务学习
浅谈如何写教学随笔
随笔,顾名思义,是随手笔录之意。教学随笔是随笔中的一类,也称教后感或教后札记。所谓教学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把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记录下来,以总结教学的成败,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有的教师只重视教学前、教学中的艺术,而忽略了教学后的反省、总结,这就很难提高自己教学的技巧。其实反思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随笔的特点
教学随笔应用的范围较广,对于各科的教学工作均可应用。它对于老师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短小精悍,偏重于说理议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随笔的作用
1.首先有利于教者积累教学经验和改进教学措施。教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虽然我们可以吸取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获得一些启发,但这决不等于自己探索的结果。这时你就该及时拿起笔来通过总结,把这些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记录下来,克服缺点,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其次有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研究和推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任何事物如果没有研究、探讨,那么它也不可能有所发展,只会停滞不前。一个好老师,不仅仅表现在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上,还应表现在对每一堂课有所研究,分析得失。通过研究,把教学中不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实际工作。如果每一节课,每一单元都能如此,坚持不懈地研究,那末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设计出不同的教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随笔的内容
1.记成功之举
(1)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
(2)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3)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
(4)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5)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
(6)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在教学经验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中的机智等方面,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于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不能在课堂上如鱼得水,顺利实施,教学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从而实现“从教中学”和“从学中教”的统一,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记学生见解、(班级教学气氛、分析学生作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4.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随笔的内容还可以针对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上课进教学目标完成与否等方面来总结。总而言之,只要你勤于动脑,勤于动笔,教学随笔就会丰富多彩,成为你向上攀登的台阶,前进的里程碑,在茫茫的教海中探索的指航灯。
石门一中教务科
2018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