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第一课
师德教育第一课
本网讯(通讯员邓春其 欧文博)2月28日,我校以“立德树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第一课”暨2018年上学期师德报告会在信息楼六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廖其法主持会议并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要求的重要讲话、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常德市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石门县教育局关于向皂市镇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教师群体学习的倡议》等。
张德林、卓晓红、邓海林、赵秀英、王成云、刘昌友、王征、杨波八位师德标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他们虽处于不同的岗位,但他们都信念坚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们的事迹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军做了师德总结报告,他说:“八位老师只是全体教师的缩影,每一位一中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工作,学校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有一支优秀的教职工队伍。但是百尺竿头,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希望全体教职工向万亚芬等9名义务送教上门教师看齐、向身边的八位师德标兵看齐,坚守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情操、匠心钻研业务、爱心润养学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校长廖其法主持会议
党委委员 副校长杨军作师德总结发言
张德林老师发言
张德林:“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开展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个细节。比如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就喊出所有同学的名字;在高一新生对一中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的情况下,坚持全天候跟班,总是来在学生之前,走在学生休息之后。”
邓海林老师发言
邓海林:“上进心是能不能做好工作的关键。只要有一颗上进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做老师、做班主任一定不能安于现状,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多思考,多学习,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卓晓红老师发言
卓晓红:“语文课堂就应该塑造高尚人格。让学生不只把屈原、杜甫、鲁迅当成考试的内容,而是能够真正去理解他们、仰慕他们。要让学生做到,老师首先要做到。在讲屈原的孤独、刘和珍的死、杜甫的那条破船、巴金家被送上解剖台的那条狗时,有的学生是低着头的,他们不愿让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我相信学生的灵魂是闪着光的。”
王成云老师发言
王成云:“我带任何一个班,首先的事情就是要把课前准备做好,把讲台收拾干净,不管多大代价,花多长的时间。我深信,只要头开好了,一节课就容易上好。教师的情绪好,学生也会很快地进入状态。而且通过这些细节的教育,也可以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给我的老师一个安静的课前准备,一个整洁的讲台,一面擦干净的黑板,一个真诚的鞠躬,再加上孩子们充满善意的眼睛,我们的老师就感到幸福,就这么简单。”
赵秀英老师发言
赵秀英:“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关爱和包容才能唤醒和滋润童心,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师生心心相印,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总是以一颗平等的心唤起一颗冷漠的心,以一颗友善的心走入另一颗孤寂的心。因为我知道,每一扇心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心门的开启,都有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杨波老师发言
杨波:“我觉得作为一名体育教练,不光要让学生提高竞技水平,还要为学生的前途做好导向标,更要做好学生道德品质的引路人。转眼十多年过去,看着学生曾经获得的荣誉,看着一个个学生步入大学再走上工作岗位,我倍感欣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昌友老师发言
刘昌友:“课堂教学中注意方法,语言清晰生动,知识传授与学法指导并重,适时鼓舞士气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课外辅导耐心,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所有问题都能耐心解答。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始终坚持正面鼓励耐心指导,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损害到他们的上进心,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有好成绩,只是决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他们一时还控制不了,暂时做不到很优秀,要给他们机会,要耐心等待。”
王征老师发言
王征:“安全管理是综治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就是一切以保安全为前提,一切以零事故为最终追求。注重做好三个重点工作:第一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车辆的违规停放;第二是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问题立即联系相关责任科室并上报同时做好记录拍照留底;三是学生下自习后校园清查尤其是对所有教室的检查。”
师德标兵合影留念
会场